8月2日,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關村信息技術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聯盟(中信聯)主辦的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路徑研究重大課題啟動暨交流研討會在京順利召開。
會上,多位專家參與交流討論,圍繞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思路。其中,國家信息中心CIO張新紅提出了3個基本判斷和一個分析模型。
基本判斷一
人類已進入數字化全面轉型新階段
張新紅提出,以數字戰“疫”為標志,人類已經進入了數字化全面轉型的新階段。不光是企業,包括國家、地區、城市、產業,甚至家庭個人,都在進行數字化轉型。
“疫情之前還有選擇的余地,可以轉型,可以不轉,現在必須得轉了。這個轉型是時代發展和內在需要的一個自然結合的必然產物。不是你想轉不轉的問題,是一個時代的要求。”
基本判斷二
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沒有標準和模板
“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沒有標準,更沒有模板。”張新紅指出,“現在我們所有可能模仿別的企業做的事情,包括所謂的國際一流企業、國際先進企業,你跟它學的所有東西,等學到手全都是落后的。”
在他看來,未來的企業數字化轉型一定是在創新基礎上做出來的,“包括我們的研究,也別指望人家給我們拿出多好的東西,讓我們拿過來比葫蘆畫瓢做一下,肯定不行,這里會牽扯到一系列創新。”
他認為,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路徑研究的志向,應該是推動形成一些共識,推進有利于未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政策環境,鼓勵企業多做創新。
基本判斷三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難點不在有形,在無形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難點不是技術、資金、人才、產品、供應鏈等有形的東西,而是一些無形的東西,是認知、是意識、是理念,即數字化的一些基本知識、基本理念、基本認識,這才是關鍵問題。”
張新紅透露,他到很多企業做了調研,也與很多央企做過交流,發現在認知問題上,有專家提出了一種觀點“啟蒙2.0” —— 在這個社會大變革的新時代,應該像十四、十五世紀的啟蒙運動一樣,進行一次新的關于數字化的啟蒙,就怎樣認識數字化未來發展的趨勢,看清未來發展的方向等方面,形成更多共識。
分析模型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天龍八部”
是什么力量在推動企業數字化向前發展?企業如何找到自己數字化轉型發展的方向和機會?張新紅介紹了他自己經常使用的一個小模型 —— 被他稱為企業數字化轉型“天龍八部”的八個“化”。
他表示,這八個“化”分別從技術和應用角度出發,是未來數字化發展的方向和重要抓手:
(1)數字化
重新定義一切。企業是否可以重新定義自己的人、資源、產品、營銷等所有要素?如果不能,說明數字化沒有做好,還有機會。
(2)網絡化
網絡重構一切。企業的資源調用、動員、以及供需匹配,是不是已經通過網絡來進行智能化的匹配了?如果沒有,這就是機會所在。
(3)數據化
數據驅動一切。企業的一舉一動,各種業務的完成,數據是不是在其中起到了推動作用?如果沒有,那就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
(4)智能化
機器會越來越聰明。如果企業的很多事情還要靠人去做,那就有點落伍了,就需要加快轉型了。
(5)平臺化
無平臺不經濟。沒有平臺化思維的企業,肯定跟不上趟。因為創新能力全靠自己在打拼,沒有利用平臺去發展。“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建好平臺,但一定要有平臺化的思維,可以利用、參與到別人建構的平臺里去。”
(6)生態化
從獨木到森林。過去我們是一棵樹,長的挺大,一年長一個年輪,太慢了。而生態化的發展和演進,是一場春雨過后,長出多少竹子來,長出多少種新的生物出來,與大是不一樣的。過去我們知道這個企業是做這個的,那個企業做那個,過幾年會發現說不清楚它在做什么了。
(7)個性化
每個人都是唯一的。一定要想辦法從個性化的產品與服務中去創造價值,獲得新發展。
(8)共享化
所有能共享的終將被共享。企業最優秀的資源,有沒有通過共享服務更多的人,創造更大的價值?企業急需的資源,是不是還都是自己花錢去買,而沒有想到要去共享別人既有的資源?
“如果這‘天龍八部’都做好了,企業會發現所有的生意都值得重做一遍。這也就是為什么要數字化轉型的意義所在。”張新紅說。
更多即時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聲明:本文來源中信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違規、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